天下雜誌  2013-11-01  作者:吳凱琳編譯

坐上了主管的職務,不僅辦事能力要強,溝通能力更是少不了。有些話說出口了,只會讓自己與員工之間的關係,陷入對立的局面。
以下是《企業》(Inc.)雜誌列出主管最該避免說出口的10句蠢話:
◎「不要跟我的老闆說」:員工有權利向上反映或表達自己的意見,沒必要、也不應該刻意阻止。
◎「我要追蹤你每小時的工作內容」:這種緊迫盯人的管理方式,只會扼殺創意和彈性應變的可能性,久而久之,員工也變得敷衍了事。主管要管理的是最後的工作結果,而不是過程的細節。
◎「少用公司的設備」:為了節省成本,而限制員工使用公司設備,最後往往是達到反效果,例如使用回收紙,反而造成印表機的損壞。其實當主管的真正該在意的是員工的工作是否完成,而不是他用了多少的設備。
◎「顧客永遠是對的」:和顧客真正接觸的員工是最了解狀況的人,有時或許員工的判斷和處理是正確的,顧客不一定都是對的。
◎「期望對公司忠誠」:忠誠這件事,應該是雙向的。要求員工對公司忠誠的同時,公司是否也給予員工合理的保障。如果沒有,要如何要求員工對公司忠誠?
◎「表現最好的人才有升遷機會」:但是更常見的情況是,許多人被升遷到不適任的職務,例如超級業務員不一定適合當主管。一切以績效為優先的升遷制度,最後只會出現更多無能的主管。
◎「你可以累積寶貴的經驗」:當主管無法提供相對應較好的待遇或獎酬時,通常就會搬出這句話鼓勵員工。若長久如此,最終依然無法留住員工。
◎「傳言不是真的」:無風不起浪,謠言的出現必定有其原因,如果又特別提醒員工不是真的,有時反而更讓人起疑。
◎「這是我的做法」:每個人有自己的工作方式,主管最重要的工作是管理「人」,而非「工作」,因此不應該干涉員工如何完成工作。
◎「因為這是我的決定」:主管必須是最後拍板定案的人,員工必須尊重主管的最後決定,但是做決定的同時,也應該說明決定的原因,才能真正服人,而不是利用主管職權強迫員工接受。(吳凱琳編譯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hn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